1.2003年,山东及邻区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地层及煤聚集规律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位) 2.2007年,山东煤田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位) 3.2007年,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 4.2007年,大倾角大采深综放条件下巨厚顶板含水层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第4位) 5.2008年,山东省煤成气成藏地质条件及资源评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位) 6.2009年,肥城矿区高承压水薄隔水层岩溶水突出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5位) 7.2009年,山东省煤矿重特大水害隐患治理与预防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 8.2009年,东部地区煤聚集规律与深部找煤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位) 9.2010年,大型盆地煤聚集规律与勘探工程应用,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位) 10.2011年,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水害危险性评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 11.2011年,大采深矿井煤层底板异常破坏带发育规律及突水定位预测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位) 12.2011年,大型聚煤盆地煤聚积规律、成藏与资源预测及其工程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位) 13.2011年,兖州矿区奥灰水防治关键技术参数及突水危险性预测,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 14.2011年,大型盆地聚煤规律与勘探工程应用,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位) 15.2011年,煤地质研究及在协同勘查工程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位) 16.2012年,含煤盆地沉积充填机制与成煤作用理论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 17.2014年,深矿井采煤工作面底板动态监测、破坏规律及突水定位预测,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 18.2015年,新汶矿区底板水害防治关键技术,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位) 19.2015年,华北型煤田奥陶系灰岩水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第10位) 20.2015年,中国典型盆地聚煤理论体系、资源预测及其勘探实践与应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第4位) 21.2016年,湖下深部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顶板水害防治综合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3位) 22.2017年,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位) 23.2017年,复杂充水条件特厚煤层开采水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2位) 24.2018年,神华宁东矿区煤层顶板巨厚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分级分区预测,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