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煤矿地质)专业(本科)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煤炭工业需要,具有从事煤矿地质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本专业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工程素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基础地质、煤田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业务培养要求如下:
1、系统掌握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煤矿地质工程工作内容、程序、组织结构,具备初步分析矿井地质问题的能力;掌握矿山地质基本工作方法,具备解决煤矿生产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
2、掌握煤系组合特征,熟悉钻探过程,掌握钻孔岩芯描述基本技能,了解测井曲线解译方法;具备矿井巷道、岩芯编录的基本能力;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及使用。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一门计算机语言,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常见地质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计算机CAD绘制地质图件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煤炭储量计算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外文撰写地质论文摘要。
5、具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获取和追踪新知识的能力,了解煤矿地质工程的现状与发展,了解本学科的前缘和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归纳国内外相关信息能力。
三、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井水文地质学、矿井水害防治、煤地质学、矿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采矿概论、探矿工程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军训
2. 普通地质学教学实习
3. 思政课实践
4. 测量学教学实习
5.地质技能综合应用
6.生产实习
7.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实习
8.专业课程设计(勘探方法)
9.工程实践
10.毕业实习(设计)
五、学制 4年(其中学校3年,企业1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体系由29门必修课和10门选修课组成,其中必修课共1820学时,99学分,占总学分55.62%。选修课共410学时,24学分,占总学分13.48%,各学期学分分配如下表。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学期 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合计 | 学分所占比例(%) |
公共 基础课 | 必修 | 17.5 | 17.5 | 10.5 | 8.5 | | | | | 54 | 30.34 |
选修 | 8 | | | | | | | | 8 | 4.49 |
专业 基础课 | 必修 | 3 | 4 | 7 | 12 | 3.5 | 1.5 | | | 31 | 17.42 |
选修 | | 2 | 2 | 2 | 2 | | | | 8 | 4.49 |
专业 技术课 | 必修 | | | | | 6 | 5 | 3 | | 14 | 7.87 |
选修 | | | | | 4 | 2 | 2 | | 8 | 4.49 |
实践环节 | 2 | 2 | 2 | 2 | | 12 | 14 | 17 | 51 | 28.65 |
创新学分 | | | | | | | | | 4 | 2.25 |
必修课学分合计 | 20.5 | 21.5 | 17.5 | 20.5 | 9.5 | 6.5 | 3 | | 99 | 55.62 |
额定总学分合计 | 30.5 | 25.5 | 21.5 | 24.5 | 15.5 | 20.5 | 19 | 17 | 178 | 100 |
培养方案一览表
(一) 学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Ⅰ | | R | R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Q | Q | Q | Q | Q | Q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Q | Q | Q | Q | Q | Q |
Ⅱ | A | A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Q | Q | Q | Q | Q | Q | A | A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Q | Q | Q | Q | Q | Q |
Ⅲ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Q | Q | Q | Q | Q | Q | J | J | J | J | J | J | J | K | C | C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Q | Q | Q | Q | Q | Q |
Ⅳ | J | J | J | J | J | K | A | C | C | C | G | G | G | G | G | G | G | G | G | G | Q | Q | Q | Q | Q | Q | B | B | B | B | B | B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E | | | | | | | | |
R入学教育 J理论教学 A教学实习 S生产实习 B毕业实习 K考试 C课程设计 D毕业设计 G工程实践 F机动 E毕业鉴定 Q假期
(二) 时间分配

| R | J | A | S | K | C | G | B | D | E | Q | 合计 |
Ⅰ | 2 | 35 | | | 2 | | | | | | 12 | 51 |
Ⅱ | | 34 | 4 | | 2 | | | | | | 12 | 52 |
Ⅲ | | 26 | | 10 | 2 | 2 | | | | | 12 | 52 |
Ⅳ | | 5 | 1 | | 1 | 3 | 10 | 6 | 11 | 1 | 6 | 44 |
合计 | 2 | 100 | 5 | 10 | 7 | 5 | 10 | 6 | 11 | 1 | 42 | 199 |
R入学教育 J理论教学 A教学实习 S生产实习 B毕业实习 K考试 C课程设计 D毕业设计 G工程实践 F机动 E毕业鉴定 Q假期
(三)实践环节
顺序 | 名 称 | 学分 | 周数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实践教学形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集中 | 分散 |
1 | 入学教育、军训 Matriculation Education; Military Training |
| 2 |
| | | | | | | | 校内 | |
|
2 | 思政课实践(76学时) Practice for political courses | 4 | | 2 | 2 | | | | | | | 校内 | |
|
3 | 普通地质学教学实习 Practical Teaching for General Geology | 2 | 2 | | | 2 | | | | | | 野外 | |
|
4 | 测量学教学实习 Practical Teaching for surveying | 2 | 2 | | | | 2 | | | | | 野外 | |
|
5 | 地质技能综合应用 Course Design for Geological skill | 2 | 2 | | | | | | 2 | | | 校内 | |
|
6 | 生产实习 Practice in mine | 10 | 10 | | | | | | 10 | | | | 企业 |
|
7 | 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实习 Practical Teaching for Physical Geography Exploration | 1 | 1 | | | | | | | 1 | | 校内 | |
|
8 | 专业课程设计 Specialized Course Design | 3 | 3 | | | | | | | 3 | | 校内 | |
|
9 | 工程实践 Engineering Practice | 10 | 10 | | | | | | | 10 | | | 企业 |
|
10 |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 6 | 6 | | | | | | | | 6 | | 企业 |
|
11 |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 11 | 11 | | | | | | | | 11 | | 企业 |
|
合计 | | 51 | 49 | 2 | 2 | 2 | 2 | 0 | 12 | 14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讲座(报告)
顺序 | 内 容 | 课程类型 | 教学形式 | 具体安排 | 要求 |
1 | 学科前沿技术类 | 选修 | 分散 | 每学期由学校、各学院统一安排 | 参加18学时讲座计1学分 |
2 | 自然科学类 | 选修 |
3 | 人文社科类 | 选修 |
4 | 其它类 | 选修 |
(五) 公共基础课程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时 | 分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编号 |
总 学 时 | 授课 | 上 机 | 实践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17 周 | 20 周 | 18 周 | 18 周 | 20 周 | 8 周 | 6 周 | 0 周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 2 | 44 | 44 |
|
| 3 |
|
|
|
|
|
|
| 考试 | 校内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 2 | 34 | 34 |
|
| 2 |
|
|
|
|
|
|
| 考试 | 校内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 2 | 36 | 36 |
|
|
| 2 |
|
|
|
|
|
| 考试 | 校内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Neoteric & Modern History | 1 | 24 | 24 |
|
| 2 |
|
|
|
|
|
|
| 考试 | 校内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y &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 | 38 | 38 |
|
| 2 |
|
|
|
|
|
|
| 考查 | 校内 |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 6 | 120 | 120 |
|
| 2 | 2 | 2 | 2 |
|
|
|
| 考试 | 校内 |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 16 | 280 | 280 |
|
| 4 | 4 | 4 | 4 |
|
|
|
| 考试 | 校内 |
高等数学B Advanced Mathematics B | 8 | 140 | 140 |
|
| 4 | 4 |
|
|
|
|
|
| 考试 | 校内 |
线性代数 Linearity Algebra | 2 | 36 | 36 |
|
|
|
| 2 |
|
|
|
|
| 考试 | 校内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3 | 54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校内 |
普通化学B Common Chemistry B | 2 | 36 | 36 |
|
|
| 2 |
|
|
|
|
|
|
|
|
计算机技术基础(VB) Basic Computer Technology | 3 | 60 | 30 | 30 |
|
| 3 |
|
|
|
|
|
| 考试 | 校内 |
计算机应用基础(VB) Applied Computer Skills | 3 | 60 | 30 | 30 |
|
|
| 4 |
|
|
|
|
| 考试 | 校内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0 | 16 | 16 |
|
| 1 |
|
|
|
|
|
|
| 考查 | 校内 |
专业概论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Speciality | 1 | 18 | 18 |
|
|
| 1 |
|
|
|
|
|
| 考查 | 校内 |
必修课程合计 | 53 | 996 | 936 | 60 | 0 | 20 | 18 | 12 | 9 |
|
|
|
|
|
|
选修课 | 计算机文化基础 Basic Computer Culture | 3 | 60 | 30 | 30 |
| 3 |
|
|
|
|
|
|
| 考查 | 校内 |
人文社科类 或自然科学类 | 5 | 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5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 |
| 校内 |
选修课合计 | 8 | 150 | 120 | 30 | | | | | | | | | | | |
公共基础课合计 | 61 | 1146 | 1056 | 90 | | 23 | 18 | 12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专业基础课程进程表
专 业 基 础 课 | 必修课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学时 | 分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总学时 | 授课 | 上机 | 实践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17 周 | 20 周 | 18 周 | 18 周 | 20 周 | 8周 | 6 周 | 0 周 |
普通地质学 General Geology | 3 | 60 | 56 | | 4 | 3 | | | | | |
|
| 考试 | 校内 |
结晶学与矿物学 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 | 4 | 72 | 36 | | 36 | | 4 | | | | |
|
| 考试 | 校内 |
岩石学 Petrology | 6 | 100 | 70 | | 30 | | | 5 | 1 | | |
|
| 考试 | 校内 |
古生物地史学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 3 | 60 | 44 | | 16 | | | | 4 | | |
|
| 考试 | 校内 |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 3 | 60 | 54 | | 6 | | | | 3 | | |
|
| 考试 | 校内 |
测量学 Surveying | 2 | 36 | 26 | | 10 | | | 2 | | | |
|
| 考试 | 校内 |
采矿概论 Outline of Mining | 3 | 48 | 48 | | | | | | 3 | | |
|
| 考试 | 校内 |
计算机绘图 Computer Drawing | 2 | 36 | 20 | 16 | | | | | 2 | | |
|
| 考试 | 校内 |
专业英语 Geology in English | 3 | 60 | 60 | | | | | | | 2 | 4 |
|
| 考试 | 校内 |
普通水文地质学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考试 | 校内 |
必修课程合计 | 31 | 568 | 450 | 16 | 102 | 3 | 4 | 7 | 13 | 4 | 4 | | | |
|
选 修课
限定8分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2 | 32 | 32 | | | | 2 | | | |
| | | 考查 | 校内 |
工程力学 Rock Mechanics | 3 | 54 | 50 | | 4 | | | 3 | | |
| | | 考查 | 校内 |
现代测试技术 Modern Testing Techniques | 2 | 36 | 30 | | 6 | | | | 2 | |
| | | 考查 | 校内 |
探矿工程 Lithofacies Paleogeology | 2 | 32 | 32 | | | | | | | 2 |
| | | 考查 | 校内 |
岩相古地理 Lithofacies Paleogeology | 2 | 32 | 32 | | | | | | | 2 |
| | | 考查 | 校内 |
选修课程合计 | 8 | 132 | 122 | | 10 | | 2 | 3 | 2 | 4 | | | | | |
专业基础课程合计 | 39 | 700 | 572 | 16 | 112 | 3 | 6 | 10 | 15 | 8 | 4 | | | | |
(七)专业技术课程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分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总学时
| 授课 | 上机 | 实践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17 周 | 20 周 | 18 周 | 18 周 | 20 周 | 8 周 | 6 周 | 0 周 |
专业技术课 | 专业必修课 | 矿井水文地质学 Hydro-geology of mine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考试 | 校内 |
煤地质学 Coal Geology | 3 | 60 | 50 | | 10 | | | | | 3 | | | | 考试 | 校内 |
地球物理勘探 Phusical Geography Exploration | 3 | 48 | 48 | | | | | | | | 6 | | | 考试 | 校内 |
矿井地质学 Mine Geology | 3 | 48 | 48 | | | | | | | | | 8 | | 考试 | 校内 |
勘探方法 Exploration Means | 2 | 40 | 40 | | | | | | | | 5 | | | 考试 | 校内 |
必修课程合计 | 15 | 272 | 262 | | 10 | | | | | 6 | 11 | 8 | | | |
专业选修课
限定8分分两学期选课 | 区域地质学 Regional Geology | 2 | 32 | 32 | | | | | | | | | 6 | | 考查 | 校内 |
煤矿工程地质 Coal Mine Engineering Geology | 2 | 32 | 32 | | | | | | | 2 | | | | 考查 | 校内 |
地理信息系统(MapGIS) | 2 | 36 | 20 | 16 | | | | | | 2 | | | | 考查 | 校内 |
矿井物探 Coal Min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 2 | 32 | 32 | | | | | | | | | 6 | | 考查 | 校内 |
矿井水害防治 Coal Mine Water Treatment | 2 | 32 | 32 | | | | | | | | 4 | | | 考查 | 校内 |
煤化学 Coal Chemistry | 2 | 32 | 24 | | 8 | | | | | 2 | | | | 考查 | 校内 |
选修课程合计 | 8 | 128 | 104 | 16 | 8 | | | | | 4 | 4 | 12 | | | |
专业技术课程合计 | 23 | 400 | 366 | 16 | 18 | | | | | 10 | 15 | 20 | | | |
(八)创新教育学分
注:同一项目获得各种奖励者,只计最高分,不重复计分。
项目 | 考核内容及标准 | 学分值 | 备注 |
竞赛 | 1.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 2.获各种实验及专项竞赛奖 3.获院、校级各种比赛奖 | 国家级一等奖 | 10 |
|
二等奖 | 9 |
|
三等奖 | 8 |
|
省部级一等奖 | 6 |
|
二等奖 | 4 |
|
三等奖 | 3 |
|
校级一等奖 | 2 |
|
二等奖 | 1 |
|
三等奖 | 0.5 |
|
发表论文与交流论文 | 1. SCI、SSCI、EI或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 | 1-5名 | 8 | 等差递减0.5分 |
2.中文核心期刊 | 1-4名 | 4 | 等差递减0.5分 |
3.正式出版刊物 | 1-4名 | 2 | 等差递减0.5分 |
4.非正式出版刊物 | 1-2名 | 1 | 等差递减0.5分 |
科技成果 | 1.国家级 | 一等奖1-15名 | 20 | 等差递减0.5分 |
二等奖1-15名 | 15 | 等差递减0.5分 |
三等奖1-15名 | 12 | 等差递减0.5分 |
2.省部级 | 一等奖1-10名 | 10 | 等差递减0.5分 |
二等奖1-10名 | 8 | 等差递减0.5分 |
三等奖1-10名 | 6 | 等差递减0.5分 |
3.申请一项专利得到申请号 | 1-10名 | 10 | 等差递减0.5分 |
科研活动 | 1.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重大成果(有总结报告) | 4 |
|
2.辅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总结报告) | 2 |
|
3.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完成计划任务(且有总结报告) | 1 |
|
学术活动 | 新技术、新方法、事故案例讲座(或学术报告会) | 0.2/次 | 不少于5次,1学分 |
课外实验活动 | 1.设计、制作小产品 | 审定合格 | 2 |
|
2.自拟方案进行实验,有规范的实验报告 | 考核优秀 | 2 |
|
考核合格 | 1 |
|
3.自制、改制实验仪器、设备维修 | 主要技术负责人 | 2 |
|
协助收集、翻译、整理资料等工作 | 1.5 |
|
一般成员 | 1 |
|
素质拓展教育 | 完成社会实践调研任务,熟悉企业文化,并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 | 2 | 每学期寒暑假在山东能源集团所属单位进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