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学院新闻

南京大学胡修棉教授为我院师生做报告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9月15日下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修棉教授应邀在J6-530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特提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与全球变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常象春院长主持,学院部分研究生和教师参与了本次报告。

胡修棉首先介绍了地史时期中极热事件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并系统总结了中新生代几次主要的极热事件,同时指出了特提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PETM)发生时大洋环境、大陆环境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对预测现今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胡修棉介绍了PETM极热事件地层与生物变化的前沿研究成果,指出在古特提斯藏南定日-岗巴-堆纳地区PETM界线位于瘤状泥灰岩和厚层灰岩界线附近,且各门类浅海生物组合及沉积环境在PETM恢复段发生突变。最后胡修棉介绍了PETM时期的沉积环境变化,指出海平面在PETM起始阶段上升且在恢复段大幅下降,同时浅海普遍出现风暴增强、陆地水循环增强的现象,对认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启示。

最后,常象春代表学院师生感谢胡教授的精彩报告,现场师生和胡教授踊跃交流,对当前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本次报告拓宽了我院师生对世界前沿沉积学研究的认识,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科研热情和兴趣,对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通讯:王兆鹏)

胡修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15)、国家级领军人才(2017)、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2017)、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理事、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第739项目主席、中国沉积地质学/沉积学专委会/江苏地质学会副秘书长、《Sedimentology》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长期从事沉积学、古海洋-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超6000次,入选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学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