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地质学院院长魏久传教授主持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水害危险性评价”和“大采深矿井煤层底板异常破坏带发育规律及突水定位预测研究”分别通过山东省科技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副院长李增学教授主持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大型聚煤盆地煤聚积规律、成藏与资源预测及其工程应用”和“煤炭地质协同勘查体系与高精度勘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一项科技成果“含煤盆地沉积充填机制与成煤作用理论及应用” 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课题组提供的五项科技成果资料齐全,采用的技术手段先进,测试数据可靠,符合鉴定要求,同意通过鉴定。其中“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水害危险性评价” 、“大采深矿井煤层底板异常破坏带发育规律及突水定位预测研究”和“含煤盆地沉积充填机制与成煤作用理论及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聚煤盆地煤聚积规律、成藏与资源预测及其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不同体系域煤聚积规律、构造复杂区煤成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煤炭地质协同勘查体系与高精度勘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快速地质钻探技术、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技术、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