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学术动态

【名家讲坛】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A.J.TomVan Loon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2019年4月25日下午,国际知名沉积地质学家、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A.J.(Tom)Van Loon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The ice-age theory: how did it develop?”及“Ground fissures related to the 2016 Kaikoura (New Zealand) earthquake: an enigmatic feature”的报告。此次报告由学院副院长余继峰主持。

在“The ice-age theory: how did it develop?”报告中,Van Loon教授对冰期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各学者对冰期研究的贡献做了讲解。Van Loon教授强调,在冰期研究的过程中,并没有一种学说是能亘古不变的,一切都在发展之中,各种学说不断产生、发展、消亡更能促进学科进步。Van Loon教授认为,学科交叉常常能带来灵感,看似不相关的专业间的交流反而能够摩擦出创新的火花。

Van Loon教授在作完“The ice-age theory: how did it develop?”的报告后,又做了“Ground fissures related to the 2016 Kaikoura (New Zealand) earthquake: an enigmatic feature”的报告,这个报告主要介绍了Van Loon教授在一次澳大利亚地裂缝调查中的发现及一些想法。Van Loon教授通过介绍这次报告想与我院师生探讨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报告结束后,学院师生与Van Loon教授进行了交流。

此次会议加深了我院师生对冰期形成的认识,增强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思维能力,为我院的ESI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Van Loon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