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学术动态

我院栾锡武教授担任客座主编的《地球科学进展》“东南亚构造、沉积与资源环境效应”专辑正式出版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东南亚印太交汇区处于世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科学理论突破的前沿区域,为展示东南亚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构造、沉积和环境效应研究,引领和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地球科学进展》组织了“东南亚构造、沉积与资源环境效应”专辑,邀请栾锡武教授担任该专刊客座主编。日前,该专辑在《地球科学进展》2022年第37卷第3期顺利出版发行。

东南亚地区有着极其复杂的构造位置与历史,但在板块构造理论、大洋科学钻探、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深水油气等全球性科学计划的系统性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导致部分基础理论科学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专辑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关键构造位置,开展了东南亚沉积与构造研究,根据地层对比,缝合带追踪,年龄分布,地震特征等,将东南亚划分为东南亚特提斯构造域、东南亚山弧构造域、东南亚挤出逃逸构造域、东南亚巽他古陆构造域、东南亚东部边缘海构造域和东南亚菲律宾弧构造域,并提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专辑报道了东南亚构造、沉积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最新成果,将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并为促进与东南亚地区的科学研究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基础。

(撰稿:曹玉亭:审核:孟元库)

专辑链接:

地球科学进展2022年第37卷第3期

http://www.adearth.ac.cn/CN/volumn/volumn_317.s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