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学术动态

【喜报】我院青年教师王淞杰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近日,国际著名地学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在线发表了我院青年教师王淞杰的科研成果“Making andesite through shallow hybridization of magmas derived from variably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doi:10.1029/2023JB026402)”。山东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王淞杰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著名岩石学家Michael Brown教授。

安山岩是汇聚板块边缘产出的代表性火山岩,在美洲安第斯、科迪勒拉造山系和太平洋板块西缘广泛发育,但安山质岩浆的形成过程一直广受争议。前人曾提出多种模型以探讨安山岩的成因,包括玄武质岩浆的分异、受交代橄榄岩的直接熔融以及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的混合等。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是否古老的非均质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及相应的幔源岩浆混合也能够产生安山岩?这制约了我们对安山岩成因岩石学及其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理解。

基于此,该研究对苏鲁造山带早白垩世安山岩中的斜长石和两类单斜辉石斑晶开展了系统的原位主微量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和定量元素模拟工作,进而首次提出,在岩石圈伸展背景下,两种来自不同岩石圈地幔富集区的岩浆在地壳深度的结晶分异和岩浆混合过程可能是形成安山岩的一种重要机制,进一步丰富了业界对安山岩成因的认识。

王淞杰老师目前是我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碰撞造山带的变质-深熔-岩浆活动及伴生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科研单位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共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省部级基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GR: Solid Earth》、《GSA Bulletin》、《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Lithos》、《American Mineralogist》等主流学术期刊上已发表SCI和EI论文10余篇。

据悉,“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旗舰刊物,同时也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选取的82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之一(地学类包括JGR: Solid Earth在内仅有8种期刊)。

(通讯:孟元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