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地学讲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为我院师生做报告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9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应邀在J6-530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生物地磁学交叉与前沿:来自趋磁细菌研究的启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杨仁超教授主持,地科学院和化工学院部分研究生和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

地球在众多宇宙天体中具有两个独特之处-生命和磁场,地球磁场可以像保护伞一样保护生物,而地球生物也可以利用地磁场。李金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生物地磁学学科,这是一个研究地球上的感磁生物、感磁微生物和微化石的学科,聚焦“地磁场-微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研究。李金华讲解了趋磁细菌和磁小体化石目前的研究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对应的思路和对策,详细地介绍了趋磁细菌形成的细胞内磁小体矿物的形态多样性和矿化机理、磁小体形成的基因和分子机理以及趋磁细菌生物矿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进一步地,趋磁细菌形成的磁小体还可以记录丰富的地球古磁场和古环境信息。李金华还介绍了团队在纳米地球与行星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

最后,杨仁超代表学院师生感谢李金华研究员的精彩报告,现场师生与李老师踊跃交流,对当前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本次报告使我院师生深化了对新兴交叉学科的认识,了解了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方法,体会到了新思想新技术在高水平科研中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院学术水平有重要意义。

(通讯:赵延洋)

李金华,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3年留在该所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起,任该所副研究员,201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曾于2012-2014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矿物学、材料物理与宇宙化学研究所(IMPMC,CNRS-UPMC)做访问学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课题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项目。目前,已经在Nature、Sci Adv、NSR、PNAS、EPSL、GRL、JGR和EM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20余篇,h指数为33(Google学术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