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科研团队

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简介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凝聚和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打造“拳头”产品,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人员队伍建设、专业组成,决定成立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挂靠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该中心以大陆造山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大陆动力学研究为主线,以探索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大陆构造演化规律、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主要任务;将前沿性和应用性进行性紧密结合,服务于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地质灾害等社会需求。该中心将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追求研究卓越性,促进学科交叉性(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交叉融合);聚焦于陆内构造及动力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效应、构造-环境-生命协同演化的三大关键科学问题,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灾难等实际问题,为国家资源、能源、环境战略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方向:通过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多学科交叉和研究,运用地壳探测、同位素示踪及物质结构/流变学等新技术手段,进行大陆组成、结构、行为以及及深部驱动机制的研究,把建立新的大陆构造及动力学理论体系作为长期目标,结合中国和亚洲大陆构造及动力学的若干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紧密结合我国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预防地质灾害等,为促进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灾难等问题,提供基础科学技术支撑。(1)大陆动力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大陆的起源和板块构造的开启;撞击构造与生物灭绝;超高压变质与大陆深俯冲;中下地壳隧道流与物质挤出;洋陆俯冲与陆-陆碰撞的转换;造山作用变形-变质-岩浆-深熔-成矿作用的连接;增生和碰撞造山过程的构造转换;超地幔柱到地壳大循环;大陆内部变形与地震;火山系统和热体制;沉积盆地演化的物理过程;山体隆升、剥蚀与气候变化。(2)中央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关键科学问题:重塑中央造山带的构造格架以及早期演化的全球位置;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板块(缝合)边界;印支造山与古特提斯;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构造/古太平洋俯冲;大型韧性剪切带与同构造花岗岩;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从俯冲到碰撞造山的转换;古亚洲和特提斯体系的对接;现代深部结构及板块运动过程。

学术带头人:李旭平

中心主任:孟元库

成员:孔凡梅王雪王淞杰杜龙辛未

宋志刚孟凡雪曹玉亭魏友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