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完成人(位次)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等级

1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描述技术与预测方法

谢  俊(2)、韩作振(6)、王明镇(9)

2006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2

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

谢  俊(3)

2006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指纹技术及其在油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林玉祥(3)、常象春(7)

200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动态监测与水平井挖潜研究

韩作振(1)、常象春(3)、杨仁超(5)、郭海花(7)、樊爱萍(9)

2007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5

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

谢  俊(5)

2007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6

大倾角大采深综放巨厚砾岩顶板含水层突水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施龙青(2)、魏久传(4)、朱鲁(6)、翟培合(8)、

尹会永(10)

2007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

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魏久传(2)、施龙青(4)、朱鲁(6)、翟培合(8)、

尹会永(10)

2007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

陆相断块正序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水平井挖潜研究

韩作振⑵、常象春(6)

2007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

断块底水油藏剩余油水平井挖潜

韩作振(1)、常象春(3)、杨仁超(5)

2007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0

肥城矿区高承压薄隔水层岩溶水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施龙青(2) 、魏久传(5)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1

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

谢  俊(4)

2007、2008

中石化自动化协会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山东煤田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

李增学(2)、王明镇(4)、魏久传(6)、余继峰(8)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3

山东省煤矿重特大水害隐患治理与预防研究)

魏久传(4)、尹会永(6)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4

山东省煤成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评价

李增学(1)、郭建斌(3)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5

惠民凹陷商河砂体沉积—构造耦合、成藏控制及勘探实践

韩作振(1)、杨仁超(3)、樊爱萍(5)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6

煤层顶板结构及构造条件的定量化研究

李增学(2)、郭建斌(3)

2008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7

中国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

李增学(4)

2009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8

济阳坳陷深层精细勘探和油气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韩作振(1)、谢俊(4)

2009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目标预测

韩作振(1)、谢俊(3)、杨仁超(9)

2009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

河东金矿床构造-岩浆-矿化网络解析与成矿预测

王泽利(4)、李旭平(6)

2009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1

东部地区煤聚积规律与深部找煤研究

李增学(2)、魏久传(4)、韩美莲(8)

2009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22

胜利探区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及随钻评价方法研究

谢  俊(3)

2009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3

深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流体实时监测评价

谢  俊(10)

2009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严重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谢俊(1)、韩作振(3)

2009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5

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

李增学(5)

2010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6

深部复杂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评价技术

韩作振(1) 、谢俊(3)

2010

青岛市进步奖

一等奖

27

油气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及其在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韩作振(1)、谢俊(3)、杨仁超(8)

2010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8

山东省煤矿区域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研究)

韩作振(1)

2010

国家能源局进步奖

三等奖

29

兖州矿区奥灰水防治关键技术参数及突水危险性预测

魏久传(2)、郭建斌(4)、朱鲁(6)、施龙青(8)、尹会永(10)

2010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0

深部煤层采动损伤底板破坏深部研究及应用

施龙青(3)

2010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1

深部复杂岩性油藏有效识别技术与精细勘探方法

谢  俊(3)

201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32

叠合盆地混合油地球化学识别与定量成藏贡献率

常象春(独立)

2008

山东省地学科技创新奖委员会二等奖

33

华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及古地理特征研究

吕大炜(独立)

2010

山东省地学科技创新奖委员会二等奖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