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支部设置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总览
    • 教师队伍
    • 外聘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本科教学
      • 工程教育认证
      • 刘宝珺地学创新实验班
      研究生教育
      • 学位点简介
      • 培养方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联合培养
      博士后教育
      • 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平台
    • 实验服务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我的学长学姐
    • 就业工作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简介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校友动态
      • 班级合影
      对外合作
      • 交流动态
      • 产学研基地
  • 地科人
    • 校友
    • 教师
    • 在校生

工程认证

毕业要求通用+地质工程毕业要求

  • 作者:管理员
  • 浏览次数:

一、通用标准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2014版)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具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4版),学生毕业能力及培养要求为: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外语、力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开发、工程管理、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4)掌握地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

(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7)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服务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10)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三、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2018版)

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8版),学生毕业能力及培养要求为: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外语、力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城市地质工作、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资源勘探与设计等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地质学、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等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做出准确地判断;

(3)      能够应用地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高效、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能够针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能够利用地质工程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及其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能够针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能及时了解地质工程最新理论、技术及国际前沿动态。

 

四、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4版)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工程地质理论,解决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的,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查开发、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六个具体目标:

目标1:培养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目标2:掌握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目标3:具备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工程地质理论;

目标4:具有应用不同方法和手段查明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

目标5:能胜任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查与开发、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目标6: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具有广泛适应能力,能成为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目前执行的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4版),本专业毕业要求所涵盖内容完全能够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本专业

毕业要求

培  养  目  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



√

毕业要求5


√

√

√

√

√

毕业要求6


√


√

√

√

毕业要求7





√

√

毕业要求8





√

√

毕业要求9

√





√

毕业要求10




√


√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特色课)和实践环节四大部分,从课程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强化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工程、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的10项毕业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培养,毕业生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得以保证,完全覆盖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12项毕业要求。本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与工程认证通用标准所列的12 项基本要求的覆盖关系见表2。 由表2可知,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完全覆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12项基本要求。


表2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毕业要求的覆盖关系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覆盖

关系

1.工程知识

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4、掌握地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覆盖

2.问题分析

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4、掌握地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7、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覆盖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9、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服务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10、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覆盖

4.研究

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7、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10、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覆盖

5.使用现代工具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6、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覆盖

6.工程与社会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9、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服务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覆盖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9、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服务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覆盖

8.职业规范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覆盖

9.个人和团队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覆盖

10.沟通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覆盖

11.项目管理

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覆盖

12.终身学习

5、掌握各类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勘查开发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7、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覆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址:山东省青岛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 邮编:266590
  • 邮箱:skddkxy@sdust.edu.cn
  • 电话:0532-86057219